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会员数:1526 在线会员:77 总贴数:1089 今日发帖:0

三要三不要,让类风湿变成普通慢性病

2021-4-29 20:55 1444 0
简介
实现病情缓解,有效控制病情,是“达标治疗”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治疗,使类风湿关节炎活动被控制,滑膜炎被控制、消除,关节恢复正常功能,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曾经有研究显示,现实中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的 ...
实现病情缓解,有效控制病情,是“达标治疗”的重要目标,通过有效的治疗,使类风湿关节炎活动被控制,滑膜炎被控制、消除,关节恢复正常功能,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曾经有研究显示,现实中类风湿关节炎达标治疗的情况并不乐观,达标率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其中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西医的规范治疗中,一般来说,一样的疾病、一样的治疗方案,疗效总体评价,不应该出在太大的出入。随着各地风湿科的建设、专科医生队伍的扩增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生物制剂、JAK抑制剂等炎症靶向治疗的药物大幅度被运用到临床治疗中等等,达标率有希望比较大的提升。

在理论上类风湿关节炎可以通过达标治疗,越来越接近于普通的慢性病,而实际上还有很多患者却病情不能理想缓解,出现治疗效果不好、关节疼痛、变形、复发等等各种具体问题呢?类风湿患者怎么做才能真的把类风湿关节炎变成普通的慢性病呢?


一、要选择三甲医院风湿科,不要选择不够专业的机构

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是进行治疗的基础,应该去风湿科确诊,不要在类风湿关节炎初期进行似是而非的治疗,也不要在治疗中根据关节症状是否好转而随意调整治疗方案、增减治疗药物。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等症状,尽早去三甲医院的风湿科、中西医结合风湿科等专科就诊,不要去骨科、疼痛科、内科等科室,更不要去私营性质的专科医院、承包专科、私人诊所等机构确诊疾病。

一般早期类风湿患者的疾病比较好控制,治疗有效率高,早发现、早治疗更容易实现达标治疗,是阻止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成为缠绵型难治疗的基础。近些年来,在三甲综合医院的风湿科,相关诊断技术、医生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了比较大的提高,而对于前类风湿关节炎的监控,也有一定的发展。而其它的机构未必如此,误诊的可能性高。

不能及时确诊,会延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错过机会;不是类风湿关节炎而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过度治疗、增加药物副作用风险,甚至可能因为不合适的用药,而诱发疾病。前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症状存在、检查指标正常为主要表现的情况,与很多非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比较难区分,判断是否属于前类风湿关节炎、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如何干预,都需要高水平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一般医生不能胜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在漫长的治疗中,不反对正规的中医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本身的特点,中医药治疗也是包含在类风湿关节炎是终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之中的,不会改变疾病的性质,同样需要遵从西医标准提出的规范治疗、达标治疗、终身性治疗。

不管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完全治愈类风湿关节炎的要求是一样的:纠正紊乱的免疫功能、消除自身抗原出现机制,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要依从性,不要随意更换医生

任何一种药物,都不会是100%有效,临床医生也不能明确判断一个药物对一个患者的有效情况如何,需要患者通过服用药物来检验效果。非甾体抗炎药物、生物制剂、JAK抑制剂这些可以明显降低症状的药物,都是如此,只是表现程度不同。激素虽然有效率比较高,但是不同剂量差异很大,剂量不足的时候,效果也不好。因为副作用而受到的限制比较大,激素不是一般情况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必选药物。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用药、核心用药是免疫抑制剂,目前一般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中,传统治疗方案(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等联合治疗)失败以后,考虑生物制剂、JAK抑制剂等新型靶向抑制炎症药物。免疫抑制剂属于慢作用药物,它们一般通过干预免疫细胞增殖而实现治疗目的,所需时间比较长,一般1——3个月起效就是良好的情况。半年内起效的,也可以见到。

早期治疗,特别是初诊治疗,免疫抑制剂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是常见、规范、稳妥的方案,一般不建议患者一开始就使用生物制剂、JAK抑制剂、激素。因此,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去一次医院,获得了治疗方案,却没有很快出现症状减轻、甚至症状还有越来越重的表现,是可以见到的。如果这样,那么2周后去医院找原来的医生,而不是换医生。

一个治疗方案的确定,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不是医疗水平因素,而是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治疗的特点。换一个医生,很可能还是需要重新再来一次同样的过程。同时,类风湿关节炎也是一个异质性高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案,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效果可能差别很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种需要在有限的药物选择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的过程,在过程中不能更换医生。

三、要足量足疗程治疗,不要“见好就收”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有效率比较高,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缓解、消除的情况好。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生物制剂、JAK抑制剂等,都有比较可靠的消肿、止痛功效,激素、生物制剂的作用还可以很迅速,有时候表现出立竿见影的“神效”。但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是症状减轻、消除就OK的事情,这往往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初次制定治疗方案,为了早日控制症状、实现效果,足量用药、联合用药是比较常见的用药方案。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病因是免疫系统紊乱、免疫细胞异常增殖,完全控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常常可以看到的是,症状减轻、消除了,而体内免疫细胞异常增殖还在进行,只是程度降低了。这也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机制不同的原因。

滑膜炎和免疫细胞异常增殖,是两个相关联又不同的病理环节,治疗药物针对这两个环节,大致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物、激素、生物制剂、JAK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两组。不同种类的药物,治疗机制和作用不同,使用情况也不一样。有了好的效果,不一定是实现了达标治疗,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了达标治疗,不一定最佳维持治疗方案就此定下来,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合适的剂量、药物、治疗费用。

有时候实现的病情缓解,可能是在药物比较多、剂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经过合适的时间治疗,可能会减少用药;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等等,不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长期使用的药物,常常需要及时停药;生物制剂、JAK抑制剂需要视情况决定使用时间、减停药物;免疫抑制剂的联合用药、药物剂量,在急性期、病情严重发作期、稳定期巩固期等不同阶段,剂量、种类都是不一样的。

类风湿关节炎不是一般的关节炎,不是症状消除就不需要继续服用药物、继续治疗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减停药物非常有讲究,患者需要建立起来“无症状也不能停药”的理念。在风湿科医生指导下的治疗,不要随意怀疑自己的用药量是否大、药物是否多、时间是否长,按照医嘱复诊,是患者正确的治疗方式;根据治疗情况,调整用药,是医生的职责。医患之间各司其职、顺畅沟通,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变成一种普通的慢性病。

收藏 分享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此篇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