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数:1526 在线会员:71 总贴数:1089 今日发帖:0
周医生 类风湿患者的用药守则
本帖最后由 周医生 于 2018-6-5 11:56 编辑 日常诊疗中,很多患者经常会问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都是类风湿,却用药不一样?”今天,我简单谈下这个话题,以解开患者的困惑,经验之谈,如有不当,请谅解。 1、未生育患者的用药。近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选择药物时要选择避免损伤生殖系统药物,此类患者建议使用以下治疗方案: (1)帕夫林+中药 (2)帕夫林+羟氯喹。 (3)帕夫林+生物制剂 2、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此类患者建议使用以下治疗方案:帕夫林+羟氯喹。 3、病情活动剧烈,关节疼痛肿胀,无心脑血管并发症,肝肾功正常中青年患者,建议使用:来氟米特+帕夫林+羟氯喹+柳氮磺吡啶+非甾类药物。 4、老年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的,建议使用:帕夫林+羟氯喹+阿法骨化醇(或骨化三醇)。 5、严重胃病患者,建议使用:羟氯喹+生物制剂+中药+铝碳酸镁。 6、初发患者,病情较轻,建议使用: (1)帕夫林+羟氯喹+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 (2)甲氨喋呤+帕夫林+羟氯喹 7、难治性患者,建议使用: (1)来氟米特+生物制剂 (2)甲氨喋呤+生物制剂 (3)艾拉莫德+甲氨喋呤 8、合并严重血管炎患者,建议使用:环磷酰胺;肺纤维化患者,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 当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定要个体化治疗,要“因人施治”。今天写这些,希望更多的患者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6-5 11:45 9262 0 2018-6-5
周医生 关于生物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正确认识
本帖最后由 周医生 于 2018-6-3 16:39 编辑 很多风湿病患者都听说过“生物制剂”这个词,但由于其价格较贵,在整个风湿病人群体重使用的仍占少数,所以很多患者朋友都觉得他很“神秘”。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关于生物制剂的谣言,有人认为用了生物制剂是“最后一招”,用了之后其他的药物就再也不管用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制剂副作用大不要亲易尝试;当然也有人认为其“效果强大”,是风湿病治疗的“仙丹”……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物制剂呢?他的作用和适用范围是什么呢?本文将给各位朋友正确的认识生物制剂。 简单的说,在风湿病领域,生物制剂其实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单克隆抗体。目前风湿科应用较多的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病、银屑病关节炎、白塞病等。我们知道,风湿病发病原因往往不明,但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某些重要因子参与这些风湿病的发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就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强直性脊柱炎就和“肿瘤坏死因子α”这些因子关系密切——我们姑且称这些因子为“犯罪因子”。 传统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均是通过抑制这些犯罪因子的生成者——淋巴细胞来达到抑制这些因子的目的,但很不幸的是,抑制了淋巴细胞后,犯罪因子生成减少了,但人体需要的“好的因子”也一并减少了,因此带来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且由于传统药物难以实现“精确打击”,对于一些患者效果不佳。如果用战争比喻的话,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等传统药更像是“地毯式轰炸”——威力大但精确性不足,可能误伤平民。 而“生物制剂”则不同,他是药物中的“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实现对犯罪因子的“精确打击”。因此往往起效快,有效率高,有些对传统药物(来氟米特、甲氨蝶呤等 下同)不佳的患者也可获得很好的疗效。相比于传统药物,生物制剂发生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也大大降低。但不幸的是,“生物制剂”价格相对昂贵;虽然总有效率大于传统药物,但也非人人有效,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相较于传统药物略高,也一定程度的限制了他的应用。 以上介绍完了生物制剂,那么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选择生物制剂呢? 1,病情较重的:生物制剂起效快、总有效率高,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较重或起病很急的,可首先生物制剂——这类似于打仗时美国人总首先对敌人进行精确的空中打击。重拳猛击,一下子控制住病情后,再逐渐过度到传统药物的治疗中去。 常见的病情重的情况有: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多关节肿痛、全身炎症反应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存在关节外表现的;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热(炎症风暴)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的(将会直接影响到今后行走);白塞病合并白塞性肠病、白塞性脑病的,等等。 2,传统药物治疗不佳的:传统药物治疗不佳的患者可换为生物制剂治疗,以达到缓解病情,保护关节/脊柱功能的目的。传统药物治疗不佳常见于以下情况:(1) 经过3个月传统药物治疗后病情不减轻或经过6个月病情未缓解(既仍有>1个关节肿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 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西乐葆、美洛昔康、依托考昔等)治疗1个月后腰背仍疼痛僵硬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其他情况下病情控制不佳的。 3,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出现副作用的:传统药物往往有一些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白细胞降低、影响月经、肺纤维化等等,因为此类副作用不能使用传统药物的患者,可以患者未生物制剂治疗。 以上简要介绍了什么是生物制剂,他的优势和缺点,他的应用范围,我想大家一定对生物制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最后,跟患者朋友们说一句,生物制剂、传统药物均是风湿科医生手中的武器,都在对抗疾病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不能相互替代。更不会“使用了生物制剂,传统药物就没有效果了”这种情况。他们之间是可以根据病情换用的。 最后希望患者朋友们,能够听从医生指导,正确选择药物的使用,不要听信谣言,害了自己。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6-3 16:36 9084 0 2018-6-3
周医生 如何正确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
如何正确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用甲氨蝶呤前应做如下准备:评估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如饮酒等);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艾滋病抗体、乙肝标志物、丙肝抗体、血糖、血脂、妊娠试验以及胸片等。 2. 甲氨蝶呤每周口服1次,如疗效好且可以耐受,可每2-4周增加2.5 mg,最大剂量15-20mg,每周1次。如疗效较差或者不能耐受,可考虑静脉用药。 3. 可考虑联合至少每周5mg叶酸口服,既能减少甲氨蝶呤副作用,又可以保持甲氨蝶呤疗效。 4. 开始用甲氨蝶呤时或其剂量增加时,需要每1个月到1个半月检测1次肝肾功能和血象。用药剂量稳定及各项指标稳定之后,可延长检测时间间隔到每1-3个月监测1次。每次就诊时候需了解有无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并且评估有无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5. 当转氨酶水平增高到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需要立即停药,待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后,重新开始使用小剂量的甲氨蝶呤治疗。但如果转氨酶水平持续高于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需要调整甲氨蝶呤用量。如果停用甲氨蝶呤之后,转氨酶水平仍持续高于正常上限的3倍以上,需要寻找其他原因。 6. 如使用甲氨蝶呤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可长期使用。 7.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单用甲氨蝶呤即可活动好的疗效/风险比。当甲氨蝶呤单一治疗类风湿难以控制病情时,可以与其他病情改善药物联合治疗。 8. 甲氨蝶呤有助于减少激素剂量,还可以用于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的治疗。它还可以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含幼年)的治疗。 9. 对于需要手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手术前可以不停用甲氨蝶呤。 10. 妊娠前,男女双方均需要停用甲氨蝶呤半年到1年时间,妊娠期和哺乳期禁用服用甲氨蝶呤。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5-29 16:06 4875 0 2018-5-29
周医生 类风湿关节炎常用消炎止痛药的用药体会 attach_img
本帖最后由 周医生 于 2018-5-23 14:47 编辑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使用消炎止痛药时都很关心:“哪种好?哪种不好”。其实,大家用药都怕“副作用”,都希望有一种药物,既有效,又安全;既能解决痛苦,又完全不引起“副作用”(不良反应)。然而,理智的思考告诉我们,这样的药物不存在。对于不同品种的抗炎镇痛药也是一样:药物不仅存在个体差异,也会因疾病不同而效果、安全性不同。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有一些些了解,更好的治疗和控制自己的疾病。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最早使用的抗炎镇痛、抗风湿药物,具有解热、镇痛、退热的作用,用于解热镇痛,使用剂量较大。然而,由于其对COX-1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可出现明显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引起消化道溃疡。因此,目前临床已很少用于解热镇痛。 但因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在心血管事件逐渐升高的今天,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发挥“第二春”,成为世界上年销售量最大的药品。 备注: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只需小剂量即可(50-100mg/日)。解热、镇痛一般1.0-2.0/日,抗风湿为大剂量(一日3~5g/日)。 价格: 低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用于抗炎镇痛剂量下) 阿司匹林目前已普遍用于抗血小板聚集,而非抗炎镇痛。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这是一种广泛用于感冒药,退热药中的药品。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准确的说,对乙酰氨基酚只能算是“解热镇痛”药物,而不能算是“抗炎镇痛药物”(因为其在外周组织中抗炎能力很低)。该药广泛作为退热药使用,退热效果快且相对安全,价格低廉易得。 除此之外,还可以缓解轻中度的各类疼痛,但不具有抗炎作用(只止痛,不抗炎):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炎症介导的疼痛不适合。该药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损伤,这在美国等欧美国家非常常见,需要引起重视。 价格: 低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布洛芬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OTC药品,如著名的“芬必得”既是此药。风湿科医生较少使用。对轻度、中度疼痛效果较好,对重度疼痛疗效较差。具有解热作用,可作为退烧药使用,对小儿适合,如“美林”的有效成分就是“布洛芬”(布洛芬混悬液)。 价格优势: 中低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吲哚美辛(消炎痛) 抗炎、镇痛、退热效果强大,对各类炎性疼痛(如痛风)、发热有很好的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无论是消化道溃疡的发生、骨髓抑制的发生,均高于其他抗炎镇痛药,限制了临床应用,风湿科医生(包括本人)很少使用这种药品。 需要警惕的是,有一些不法药品,甚至合法上市的中成药中会添加此药物,如“新癀片”。且新癀片说明书中未在明确位置标明,害人不浅。 价格: 低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其他: 安全性较差,骨髓抑制发生率高。 双氯芬酸 商品名多样,如扶他林、戴芬、英太青等等。每日用量25-150mg。风湿科医生常用药品之一,价格低廉,抗炎、镇痛效果强大而令人满意。但因不当应用引起消化道溃疡的很常见,且引起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教其他抗炎镇痛药物似乎更加频繁。如需长期使用该药,建议权衡利弊配合使用PPI制剂,预防消化道溃疡发生。同时需监测肝功能,防止肝损发生。 价格: 中等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洛索洛芬钠 商品名“乐松”,风湿科常用抗炎镇痛药之一,但普通百姓接触较少。该药价格便宜亲民,解热作用好,可迅速发挥退热作用,风湿科医生常常拿他作为“退热药”使用,效果满意。镇痛方面,对轻型疼痛效果较好,尤其是对牙痛、痛经具有较为满意效果,但对中、重度疼痛效果不理想,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疾病反馈往往不佳。安全性较高,消化道事件、肝损发生概率不高。 价格: 中等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塞来昔布 商品名“西乐葆”,辉瑞公司出品,风湿科常用抗炎镇痛药之一,200-400mg/日。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代表。价格较贵,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安全性尤其是消化道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性能-安全比,是风湿科最常选择的抗炎镇痛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镇痛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价格: 高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依托考昔 商品名“安康信”,默沙东公司出品,新型COX-2选择性抑制剂,30-120mg/日。具有比塞来昔布更高的COX-2选择性,抗炎镇痛效果强大,消化道安全性高,肝损发生率低,整体安全性良好,但缺乏长期用药安全性数据。谢医生常用于急性痛风发作,效果较好。亦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病的抗炎镇痛治疗,效果总体满意。部分患者用药后血压升高,需要注意监测。 价格: 高 抗炎镇痛能力: ★★★★☆ 退热能力: ★★★☆ 消化道安全性: ★★★★★ 声明: 本文很大基于自己的用药体会,因此可能存在主观体验带来的偏倚,仅为能让大家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增加了解,并非做药物指导使用。非OTC药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的“评星”基于个人用药体验,并非基于临床试验,或文献分析研究。仅用于提供直观感受,并不严谨。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5-23 14:42 8907 0 2018-5-23
叶子 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 attach_img
糖皮质激素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双刃剑,既可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又可能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作为药物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氢化可的松、泼尼松( 强的松) 、地塞米松等。 糖皮质激素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较多,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退。但上述症状中的肌无力恢复较慢,且不完全。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国内外风湿病专家肯定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明显快速缓解关节肿痛和一定的阻止关节骨破坏的作用。但是,不合理长期应用激素,即使是小剂量,也会带来副作用。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这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的药物。 一般应用糖皮质激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小剂量,较合适;大剂量,要慎重。此所述小剂量,是指每日使用泼尼松一粒半至两粒(7.5~10mg/日)。临床实践证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缓解多数患者的症状,并作为控制病情的抗风湿药起效前的“桥梁”作用,或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满意时的短期措施。除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外,对伴有严重血管炎、大量心包积液、严重眼疾患、高热不退、多发类风湿结节、短期关节损伤重的患者,医生才会考虑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但大剂量使用,尤其是冲击治疗时,需要警惕心律失常、精神失常、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感染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2)要联合,不要单干。虽然激素有一定阻止关节破坏的作用,但激素必须与抗风湿药物联合应用。必须纠正单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倾向,也就是说,用激素时应同时服用抗风湿药。如不与抗风湿药合用,导致的情况是:激素的疗效逐渐变差,需要加大激素量才能控制症状。有时病人可能关节不肿,不痛,但逐渐地关节出现畸形和关节功能下降。当不得已而求助于风湿科医生时,已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3)局部使用,注入关节腔,不“封闭”。对于关节肿胀明显、受累关节少、全身治疗有禁忌的病人,我们可行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缓解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抑制滑膜炎症,改善关节功能。研究还提示关节内糖皮质激素注射可保护患者的关节软骨。临床上不少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膝关节肿胀明显,不能弯曲和下蹲,行走困难,医生检查发现关节腔有积液,进行关节抽液后注入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病情可得到迅速的改善。 (4)即使小剂量,副作用防治不放松。当接受小剂量激素治疗时,RA患者的糖尿病及高血压发生率无增高,但骨质疏松发生率有可能增高,需要同时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也可以造成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比不用这两种药物者增加12倍,且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和激素使用剂量相关。所有有上腹不适应加用胃粘膜保护剂或适当使用制酸药。 因此,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糖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取其利,避其害,使疗效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这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全面的了解糖皮质激素的各种所用,才能用来正确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最后发表: 叶子@ 2018-5-22 15:01 5580 0 2018-5-22
周医生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效果,服用甲氨蝶呤注意事项 attach_img
许多类风湿患者对甲氨蝶呤联合叶酸的用药方法表示不理解:甲氨蝶呤说明书上的适应症为各型急性白血病以及多种癌症,怎么用来治疗类风湿呢?叶酸不是补充维生素的吗,可不可以不吃? 甲氨蝶呤能不能治类风湿?甲氨蝶呤确实是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抑制其生长与繁殖。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市以来,甲氨蝶呤一直被用于白血病及各种癌症的治疗,直到1988年,才开始广泛用于类风湿。目前,甲氨蝶呤已是国际上公认的类风湿关节炎药物中,治疗作用最强、副作用最小的药物,适合用于类风湿的长程治疗。 叶酸到底管什么用?这里用叶酸也并非单独使用来补充维生素的。在甲氨蝶呤和叶酸联用来治疗疾病时候,叶酸所起到的作用为减轻和降低甲氨蝶呤的毒副作用。甲氨蝶呤服用24小时后再服用叶酸,既保证了治疗的效果,又保证了用药的安全。用药的六个小贴士: 在使用甲氨蝶呤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甲氨蝶呤首次口服常为5mg-7.5mg(2-3片)/每周一次;如果疗效好且耐受,可每2-4周增加2.5(1片),最大剂量15-20mg/每周一次。最好每周固定时间服用。2、联合至少每周5mg叶酸口服,在用甲氨蝶呤后次日服用,既能减少甲氨蝶呤的副作用,用能保持甲氨蝶呤的疗效,主要是因为加用叶酸可直接向细胞提供四氢叶酸辅酶,避开甲氨蝶呤的抑制作用,以减轻其细胞毒的毒性作用。3、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与血象,每次就诊应向医生说明有无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4、当转氨酶水平升高至正常3倍以上,应立即停药,如果停药后还持续高于3倍以上,需要寻找其他原因。5、如果使用甲氨蝶呤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可长期使用。6、甲氨蝶呤有助于减少激素的使用。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减轻心理负担,加强营养,预防感染,禁止喝酒,做好肝、肾、血常规等检查,平时多做些肢体运动等,对疾病以及预后都有很好的护理作用。此外,目前市场上叶酸片基本有两种:普通型和孕妇型。普通型主要是针对一般人而言,每片含叶酸5mg(5000微克),是叶酸正常服用剂量的12.5倍。孕妇型是小剂量叶酸片(400微克),所以类风湿患者要区分清楚,两者是不一样的。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5-18 11:09 6109 0 2018-5-18
周医生 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禁忌
治疗类风关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生物制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吡罗昔康、美洛昔康、西乐葆等。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类风关治疗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肝和肾功能损害,少数药物对心血管有影响。其中最常见的是胃部不适,表现为胃痛、恶心等。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碟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来氟米特等。这些药物不具备明显的止痛和抗炎作用,不少患者在服用这类药物初期觉得关节症状无改善而自行停药,或者自行更换其他慢作用抗风湿药,这是错误的,这类药物可延缓或控制类风关病情的进展,是“治本”的药物,在类风关的药物治疗中具有核心地位,且往往须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曲安宿松、得宝松等。该类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发烧、关节疼痛和肿胀有迅速而显著的疗效。但使用激素类药时,一定要请医生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疗程,否则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得不偿失。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5-16 16:58 8633 0 2018-5-16
周医生 女性类风湿患者怀孕期间,如何合理用药? attach_img
本帖最后由 周医生 于 2018-5-9 11:52 编辑 一、怀孕前应停用的药物 1.甲氨蝶呤:在怀孕前3个月停用,妊娠期禁用。停用甲氨蝶呤后,至少要等下一次月经后考虑怀孕,并建议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补充叶酸。 2.来氟米特:计划怀孕前2年停用。计划怀孕前或治疗中意外怀孕,可用消胆胺对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产物进行快速清洗。 3.利妥昔单抗:是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靶点是表达在成熟B细胞和B细胞前体上的CD20抗原。计划妊娠前1年停用。 4.阿巴西普:是一种选择性T细胞共刺激调节因子,能阻断T细胞活化共刺激通路的关键信号,抑制和逆转炎症过程。计划怀孕前10周停用。 二、怀孕时应停用的药物 1.TNF抑制剂(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不清楚TNF抑制剂治疗是否对胎儿有长期影响,一旦确定已怀孕,立即停用。 2.双膦酸盐:静脉用双膦酸盐可导致胎儿低血钙,怀孕期间慎用。因无对婴儿长期影响的随访结果,一旦怀孕应停用任何类型的双膦酸盐。 三、怀孕中可用的药物 1.磷酸氯喹和羟氯喹:对胎儿是安全的。由于孕期服用羟氯喹观察的例数多于磷酸氯喹,且在母体组织中的浓度在前者低于后者,故孕期服用羟氯喹比磷酸氯喹好。 2.柳氮磺吡啶:怀孕期可使用,但需补充叶酸。 3.硫唑嘌呤:可在孕期使用,但剂量应该低于2mg/kg.d,如果剂量高,则有发生胎儿红细胞生成受抑的风险。 4.环孢素A:孕期可服用2.5-5.0mg/kg.d剂量的环孢素。 5.激素:可口服强的松或关节内注射激素。但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应以最小剂量(避免增加口裂风险)。长期用激素者在围产期需适当增加剂量。 6.非甾体抗炎药:怀孕的前32周内优先使用半衰期短的药物如乐松。怀孕7个月后应停用该类药物。最好间断服用最低有效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以降低胎儿不良反应的风险。 四、怀孕中病情加重的治疗选择 10%-25%的患者可出现怀孕期间急性关节炎发作。可用如下方法: 1.一个以上的关节炎:可关节内注射激素,同时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包括扶他林、布洛芬、萘普生等),应注意怀孕32周时应停用。 2.仅有关节痛:可用扑热息痛,1-4克/日为安全剂量。 3.全身症状:口服小剂量激素,同时调整二线药物治疗。
最后发表: 周医生@ 2018-5-9 11:49 8950 0 2018-5-9
wuyan126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怎样用好非甾体类抗炎药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怎样用好非甾体类抗炎药现已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有百余种。我们现在常用的有阿司匹林、怡美力、诺松、乐松、莫比可、吲哚美辛(消炎痛)、奇诺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扶他林)、酮洛芬、萘普生、萘普酮、吡罗昔康(炎痛喜康)等。这些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都有止痛作用。 可是,不少病人埋怨:所有止痛药都用过了,就是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里面有一些用药原则及用药方法问题,可能病人不甚了解。 非甾体类抗炎药虽都是用于止痛、抗炎,但各种药物服用后发挥最佳作用的时间不同,出现的副作用也不同。不仅如此,这类药对白种人和黄种人的作用和副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例如阿司匹林,价格低廉,副作用小,过去在有些国家用得较多,但我国病人对此药的耐受性差,难以长期服用。我们工作中也常遇到,张某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效果好,而李某“偏爱”布洛芬。如此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种族和个体差异。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注意到用药个体化。病人要配合医生选择最适宜于自己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种选择必然要有一个试用过程,因为医生无法事先对每一个病人作出估计。只有通过试用过程,才能摸索到合理的用药方法,包括首选药物的选择、用药的剂量、用药持续的时间、用药的维持量等等。 一般来说,非甾体类抗炎药大多在数日之内可以见效。所以,观察疗效韵时间不宜太长,通常一种药单独用两周左右,如果效果不显著,就应当换用另一种药。正如前面讲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每种药物本身的作用及个体差异。因此,每个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都要经过试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阶段。 一般不主张联合用药(同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类抗炎药),因为给病人用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只要剂量合理,要比几种小剂量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的效果好,而且联合用药还有配伍问题,即合理的联合用药,才能加强药效。否则会适得其反,疗效不好,副作用又大。 如果需要联合用药,还要区别情况,灵活掌握,如一些病人早晨起床时关节特别僵硬,则可在前一天晚上临睡时加用一种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药,如优妥、吲哚美辛栓等。 另外,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黏膜都有损害,为提高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时胃肠道的耐受性,口服药物时应做到:与食物同时服用或餐后即服;同时饮水;直位服用;减少诱发胃炎的因素,如吸烟、饮酒等。
最后发表: wuyan126@ 2018-4-1 10:51 4487 0 2018-4-1
12
返 回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8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