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会员数:1526 在线会员:96 总贴数:1089 今日发帖:0

类风湿化验单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叶子 发表于 2019-5-25 15: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懂化验单:类风湿因子和抗O

在临床上,类风湿因子、抗O的检查,是传统的最常见的、一般医院现在都可以做的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项目。那么,类风湿因子、抗O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呢?

一、类风湿因子(RF)

我们体内有一种球蛋白质,被叫做免疫球蛋白。我们已经知道的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Ig)。人体内的抗体,分为五种类型:IgG、IgM、IgA、IgD、IgE。现在我们知道,类风湿因子是自身抗体,以变性的IGg为抗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对应类风湿因子的产生,是因为体内出现了自身免疫性反应。因此,类风湿因子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这种变性的IgG是怎么来的,现在不不知道。自身抗体和自身抗原的出现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谜团。

类风湿因子并不是类风湿患者体内所特有的,但是此自身抗体是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发现的,在很多类风湿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出,因此被叫做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可以分为自然发生的和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的两种。自然发生的类风湿因子,只有IgM一个类型,而且血清滴度比较低,常常可以出现在健康的老年人体内。

而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类风湿因子,血清滴度高,除了主要的IgM型外,还有IgG、IgA型。因为IgM型被认为是类风湿因子的主要类型,在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中约占80%。同时,由于IgM型类风湿因子具有高凝集的特点,易于沉淀,故以前临床上主要测定IgM型类风湿因子。现在一般其它的几个类型也可以做,对于类风湿因子检测是发展,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

测定方法有乳胶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今天我们在临床中,常常会得到用IgM-RF、IgG-RF、IgA-RF这样的结果,具体到了类风湿因子的分子类型。

经过大量研究,普遍认为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参与致病过程:

①IgM型类风湿因子,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有临床表现前几年就存在于病人血清中;而且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类风湿因子的非类风湿关节炎的没有临床症状的“正常人”,具有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高度危险性。

②血清中含有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的病人,较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病人预后差。

③IgG型和IgM型类风湿因子的存在与关节外的损害,如类风湿血管炎和类风湿结节相关。

因此,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的诊断、预后评估、治疗评测中,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尽管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标准,也没有显著的特异性。5%的健康老年人RF可阳性,随年龄的增高,阳性率可增高,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RF假阳性率为2-25%不等。

类风湿因子在许多其他疾病中出现,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SLE、 PSS、PM/DM等;感染性疾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风、传染性肝炎、血吸虫病等;非感染性疾病: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活肝、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都可以检测到类风湿因子。

但是,检测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如果排除其它疾病的存在,而同时有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即便低度不高,其它指标正常,不能确诊,也需要怀疑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并且注意持续观察。

持续高滴度的类风湿因子,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活动高,且骨破坏发生率高。在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免疫学指标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的表现比较复杂,类风湿因子也差不多。有的患者可以获得类风湿因子滴度降低、甚至转阴的结果,但是如果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反复,类风湿因子仍然可以重新出现。类风湿因子降低明显的患者,一般药物敏感性好,治疗效果好。但是也需要注意药物副作用监测,也有可能副作用表现也相对敏感。

在类风湿患者中间,也存在不少病例,怎么治疗类风湿因子都存在,但是身体症状、其它检查项目都比较正常,有的情况还是高滴度的情况。我认为应该这样看:这样的患者,即便病情完全缓解,至少应该是“高危正常人”中的“高危”,在平常需要注意自我保护,远离会引起复发的因素,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的复发。如果尝试完全停药,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类风湿因子虽然可以作为一个疗效评价指标,评价治疗的效果,但是不会像血沉C反应蛋白那样,随着炎症情况而变化明显,因此不作为监控疾病炎症活动的指标,也不需要经常检查。

在类风湿患者中,有少部分人类风湿因子是阴性的,这是因为引起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原,不止一种。这是类风湿异质性的一个表现方面。为什么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药物,却存在不同的治疗结果,与类风湿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有直接的关系。

二、抗链球菌溶血素“O”,简称抗O

正常值因试剂不同,年龄、季节、天气、链球菌感染情况,尤其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别。溶血性链球菌发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能溶解红细胞,这种产物被取名为“O 溶血素”。人体感染了A组溶血性链球菌后,“O”溶血素在体内作为一种抗原物质存在,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抗体,即抗O,实验室手段可以检测到抗O的含量。

正常值一般在200单位以下,若高于200单位,说明最近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风湿热,常见的是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抗O是风湿热的检查指标,在其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的确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有些病人抗“O”升高,但是没有关节酸痛等症状,不能以为就是患了风湿关节炎,只能说明近期曾有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见的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一类疾病,也会出现抗O升高。另外据研究,柯萨奇B病毒、高胆固醇血症、溶血、肝炎、肾病综合症等疾病,均可展现非特异性的抗O增高,但是滴度不是很高。

抗O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有的类风湿患者,可以出现抗O高的检查结果。一般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可能与某些微生物的感染有关,感染后引起异常免疫反应,即便当初的感染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因其而导致的类风湿关节炎却是一种非感染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保留下来。链球菌也可能混杂在其间,局部参与了感染,因而出现了抗“O”。

另外,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久病体虚,抵抗力较差,轻易收到链球菌的侵袭,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患有咽炎。还有局部关节炎病人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这也是合并链球菌感染的原因。

出现抗O高滴度,伴随相关链球菌感染症状的时候,需要抗生素的治疗。 反复的咽炎、存在链球菌感染,也都是可能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反复、病情加重的因素。

更多类风湿相关问题,请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5

 楼主| 叶子 发表于 2019-5-25 16: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懂化验单: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

今天,我们都知道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很关键的问题,但是在临床方面早发现早确诊一直是一个难点和重点。近些年来,在类风湿的早期诊断方面,技术和方法较之十年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类风湿因子虽然敏感度比较高,但是特异性并不强,单纯的滴度增高或者阳性结果,并不能一定确诊类风湿。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几年来发现的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等,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证据。

检查指标的敏感度,是指容易被检测到的程度;特异性则是对目标疾病的独特存在性,像指纹一般的存在。特异性是确诊的可靠度,而敏感性则是效率。一个特异性强的物质,却不容易被检测到,那么就不适合做实验室检查指标。

一、抗角蛋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AKA)又称为抗丝集蛋白抗体或抗角质层抗体。AKA是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在类风湿早期,甚至临床表现出现前即可出现。其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的特异性为94% ,而其敏感性为47% 。

AKA也是一种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和“与多发性关节炎”相关的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标记物。AKA用于病情及预后判断,AKA的阳性可作为类风湿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二、抗核周因子

抗核周因子( APF) 是定位于口腔黏附膜细胞胞质内的颗粒性蛋白复合物。可在类风湿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测出,与性别、年龄无关。APF可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出现,出现阳性,往往提示预后欠佳,尤其是类风湿因子阴性的抗核周因子阳性病人。

APF显示了较强的特异性(73%~99%)和敏感性。虽然具有上述许多优势,但一直未能得到推广的原因是:APF以人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为反应底物,挑选合适的人群较难。而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方法精密度较差。

在临床实践中,在早期患者的确诊中,有条件好的医院,可以做这两个自身抗体的检查。不过,AKA和APF共同的一点是敏感度不高,如果在类风湿因子阳性而不能确诊类风湿的情况下,再做这样的检查,会提高确诊机会。

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现在在临床中越来越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抗体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它越来越多地被作为早期类风湿诊断的特异性指标。抗CCP抗体具有相对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实,抗核周因子和抗角蛋白抗体,与CCP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相关性,它们的表位都含有瓜氨酸,称为瓜氨酸相关自身免疫系统。此系统在类风湿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抗CCP抗体主要为IgG类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约为 96%,在类风湿的早期阶段即可出现阳性。

研究证明,抗CCP抗体可以把类风湿关节炎从其它损伤性关节炎中区分出来,损伤性关节炎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的特点是引起人体关节囊组织的病变、软骨和软骨下骨实质破坏等病理过程,是类风湿关节炎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的主要因素,也是类风湿关节炎危害健康的根本因素。

而像风湿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征、产后风湿病等不少以关节症状为表现的关节炎,并不具有损伤性关节炎的特点,不会导致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与这类关节炎疾病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抗CCP抗体,可以有能力区分损伤性和非损伤性关节炎。

现在也有人认为,抗CCP抗体是类风湿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而类风湿因子可作为疾病损伤严重性的较好的标记物。因此,联合检测抗 CCP抗体和RF对类风湿的诊断及预后有很大的意义。抗CCP抗体除早期诊断类风湿外,对疾病的预后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在已确诊的类风湿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者较阴性者更易发展为多关节损,通过一个对患者的跟踪观察,发现抗CCP抗体阳性的类风湿病人骨破坏较阴性者严重一些。

综上所述,抗CCP抗体在类风湿疾病的早期诊断、区分损伤性与非损伤性类风湿疾病、在疾病的预后评估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类风湿的治疗中,有效的治疗,会降低其数值,抗CCP抗体也可以作为一个疗效评估的免疫学指标,和类风湿因子一样,不作为疾病活动监控指标,也不需要正常检查。

更多类风湿相关问题,请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叶子 发表于 2019-5-25 16: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懂化验单:血沉、C反应蛋白

血沉、C反应蛋白是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症有关系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血沉、C反应蛋白可以直接反映化膜炎症的强度以及波动,是可以作为监控疾病活动、评价治疗稳定性的指标。

一、血沉(ESR)

人体的红细胞具有悬浮稳定性的生理特性。将盛有抗凝血的血沉管垂直静置,尽管红细胞的比重大于血浆,但是正常的红细胞下沉缓慢,红细胞能够相对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这一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来自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阻碍了红细胞的下沉。红细胞的双凹圆碟形形状,使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因此下沉缓慢。如果红细胞出现彼此较快地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发生叠连后,因为摩擦力减小而会使血沉加快。

决定红细胞叠连快慢的因素,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通常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多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和沉降率;血浆中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多时,可抑制叠连发生,使沉降率减慢。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沉降率越快,表示悬浮稳定性越小。

类风湿患者在滑膜炎症期,纤维蛋白原、球蛋白(主要是自身抗体)会显著增加,因此造成血沉升高的表现。而高血脂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增高,也会出现血沉升高。

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显著增快,是病情活动程度的指标。临床检查,通常使用魏氏法,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对于确诊的类风湿患者而言,血沉数值往往和滑膜炎症活动成正比关系,也与临床关节症状的疼痛程度、身体疲劳感成正相关。在治疗药物中,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在达到治疗效果时,都可以显著降低血沉;当炎症被控制稳定时,血沉可以降到正常范围。

因此,血沉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疗效评价、疾病活动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个需要经常检查的实验室指标。

但是,血沉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许多疾病在临床上都可以出现血沉增高的现象。比如常见的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慢性肾炎等,特别是各种急性的全身和局部感染,如感冒、活动性结核、肺炎等。另外,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等也可见血沉加快。

如果类风湿同时合并此类疾病,在使用血沉监测疾病活动时,需要考虑影响因素。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做检查的时候,最好避开出现全身性或者局部存在感染的情况,这个时候的血沉对于类风湿病情活动的反映是不准确的。

有的患者,在有感冒、咽炎等存在的时候,检查血沉,结果出现血沉增高,自己紧张得不得了:我的类风湿怎么又活动了?其实,完全不是类风湿的问题。

影响血沉的因素,除了生理、病理的情况,环境因素也存在,比如温度、抗凝剂的情况、血沉管是否垂直等,都有可能影响血沉。因此,血沉检查中,是可能出现误差的,有时候可能是比较严重的误差,必要的时候,可以重新检查一次。

在临床患者中,特别是在一些中晚期患者中,往往有可能存在血沉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的情况,提示慢性炎症的低活动状态;这时候如果想使血沉完全降低到正常范围,可能治疗难度很大,用药量重,造成的副作用及金钱支出比较大,整体考虑起来,未必是好的选择。

在类风湿的治疗中,因为个体化的需要,血沉完全正常、血沉低数值超标(低疾病活动存在)有时候也是达标治疗的目的,对于一个具体的患者,有着灵活的临床把握。

二、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最初发现是在肺炎患者体内,感染肺炎球菌的患者,体内出现一种蛋白质,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结合,因此,把这个蛋白质命名为C反应蛋白。后来发现,不是只有肺炎球菌才出现这个蛋白质,而是我们的身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都有合成,也称它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RP是第一个被认为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时相反应包括感染、炎症及创伤时某些血清蛋白浓度的变化,CRP只是一个蛋白质,纤维蛋白原也是一个,在类风湿患者疾病活动期,都可以检测到。正常情况下CRP含量极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

百度百科:“人类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

CRP可以激活补体和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而起调理作用,从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和损伤,坏死,凋亡的组织细胞,在机体的天然免疫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关于CRP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传统观点认为CRP是一种非特异的炎症标志物,但近十年的研究揭示了CRP直接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最强有力的预示因子与危险因子。”

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与血沉相同,但不受红细胞、血浆成分、脂质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是反应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如果说血沉是间接的炎症指标,那么,C反应蛋白是直接的炎症指标。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来说,C反应蛋白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C反应蛋白显著增多,与血沉增快相平行,但比血沉增快出现的早。与炎症活动度直接关联,炎症被控制,消失也快。不像血沉,炎症反应被控制,但是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等不是同时被完全清除,血沉指标可能还会高一段时间。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反应和滑膜炎,造成组织和细胞的损伤,导致CRP的出现,CRP含量愈多,标明病变运动度愈高。炎症恢复进程中,若CRP阳性,预示仍有突然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停用激素后已转阴的 CRP又阳性时,标明病变运动在继续。

炎症缓解期和用抗风湿药后,转阴或消失比血沉快,在贫血和心力衰竭时不象血沉那样易受影响。CRP阳性,亦可见于其它疾病,相关疾病和血沉的情况有重叠但是不完全相同。

在感冒时,病毒性感冒一般不会出现CRP增高的现象,细菌性感染存在的时候,才出现增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时,会有CRP增高的表现,它是一个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的指标。

据报道CRP在急性局部缺血和心肌梗塞时升高。CRP可预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发作的局部缺血,心绞痛患者继续梗塞以及吸烟者冠状动脉死亡,甚至CRP可作为外观健康者未来发生心肌梗塞(MI)或中风的预兆。

作为疾病监控指标和药物疗效判断指标,血沉和C反应蛋白需要相对频繁的定期检查,特别是身体出现症状或者症状加重的时候,通过对血沉、C反应蛋白的检查,可以把握病情的活动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药物调整。

在病情监控中,一般不需要两个同时检查,也可以选择一个,并注意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而言,血沉相对简单和价格便宜一些,做血沉更常见一些。但是,对于反应疾病活动而言,CRP则更准确、直接一些。在检查中,也会出现两个指标同时检查的要求。

检查CRP需要空腹抽血,检查前一天不要吃过于油腻、高蛋白的食物,忌大量饮酒。

更多类风湿相关问题,请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叶子 发表于 2019-5-25 16: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懂化验单:肝功能

作为类风湿患者,我们在治疗中对于药物副作用的担心,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管医生怎么安慰我们,可能在我们脑海中都不能完全消除副作用的阴影。治疗不能不做、长期乃至于终身服用药物,又是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疾病的要求,该怎么样平衡呢?

按照要求,定期检查肝肾功能是在药物副作用监控中必需的环节,之所以在临床中见到不少的医源性、药源性肝肾损伤,究其原因,与其说是药物毒副作用造成的,倒不如说与药物的不正规使用的关系更大一些,特别是与药物副作用的常规监控不到位关系更大一些。一般而言,药物对肝肾功能产生的副作用,可以通过肝肾功能检测及时发现,以便及时做干预处理,避免出现不可逆的药物性肝肾损伤。

所以呢,与其担心药物副作用如何如何,不如按照常规,做好药物副作用的检测。在临床治疗中,药物监控中出现的副作用,绝大部分是可以掌控的。

常见的肝功能检测项目及其意义:

一、白蛋白

白蛋白(又称清蛋白,Alb)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白蛋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2)血浆白蛋白的运输功能。(3)血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比如胶体保护作用、营养作用、解毒功能、调节激素水平及协助药物代谢等。

当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导致肝脏功能障碍时,表现出肝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因此可能引起白蛋白合成不足,可以在检查结果中显示出来白蛋白数值低,长期持续下去,有可能会引发低白蛋白的相应症状。个人认为,在类风湿患者的肝功能检查报告中,白蛋白低常常是相对的,因为免疫球蛋白数值高了,相对出现白蛋白低。这和肝病患者有一些不同。

在肝功能检查中,也可以根据白蛋白的检查结果来判断某些疾病。关于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障碍,比如肾小管的重吸收异常,可能导致蛋白尿、白蛋白数值低的检查结果。

二、球蛋白

球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中的血清蛋白,球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基本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体中。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因此也有人称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所有抗体都是球蛋白。在检查中,球蛋白偏低一般不是很常见,球蛋白偏低一般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例如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又或者是人体对外来蛋白的吸收能力不好,贫血也会造成球蛋白偏低。

球蛋白偏高一般比较常见,球蛋白偏高则常用于肝病的确诊,例如肝病中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都会引起球蛋白高,主要原因是肝脏细胞损伤导致白蛋白的不足。其他的非肝脏疾病也可以引起球蛋白高,例如各种肿瘤,巨细胞血症等。

对于类风湿患者而言,在活动期的时候,球蛋白数值升高比较常见。原因是类风湿因子、CCP等各种自身抗体的存在,当然会提升球蛋白的数值。不只是类风湿患者,其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以表现出来。

球蛋白并不单独用来检测肝病,球蛋白通常是以球蛋白和白蛋白比值的形式来说明肝脏的问题,白/球比值 正常范围是 1.5~2.5 : 1,当比值小于1时,称为倒置,通常认为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但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免疫球蛋白升高,也有可能出现白球比倒置。

总蛋白也是肝功能指标,是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的,因此,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异常,有可能导致总蛋白的异常。

三、转氨酶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吸收进入人体。除了供给新陈代谢的需要,多余的氨基酸在肝脏内被转氨基后,转化生成糖原,储存能量。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前者是催化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的转氨作用,后者是催化谷氨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作用。转氨酶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

A  谷丙转氨酶(又名谷氨酸转氨酶 ,简称GPT、ALT)升高在临床是很常见的现象。GPT升高是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常见的因素里,各类肝炎都可以引起GPT升高,这是由于肝细胞受到破坏所造成的。

一些药物如抗肿瘤药、抗结核药、免疫抑制剂、某些非甾体抗炎药物等,都会引起肝脏功能损害。大量喝酒、食用某些食物也会引起肝功能短时间损害。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以使血中GPT的量增高一倍。因此,GPT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在药物的肝功能毒性中,是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B  谷草转氨酶(GOT),又叫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转氨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肝内的谷草转氨酶有2种同工酶,分别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mAST)和胞浆内(sAST)。在肝细胞轻度病变时,仅sAST释放入血;而当病变严重时,mAST也会相继释放入血。故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数值随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增高。在对药物副作用的监测中,也是一个敏感的指标。

健康人的谷草转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可能使谷草转氨酶暂时偏高。如果在检查肝功能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早餐时吃了油炸的东西,检查结果中谷草转氨酶可能就会超出正常范围。一个人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刻检查他的谷草转氨酶水平,结果也可能会高出正常范围。

C  丙谷氨酰转肽酶(GGT),也叫γ-谷氨酰转肽酶,数值高在临床检查中比较多见,引起谷氨酰转肽酶高的原因有很多,在这些原因中有些是非病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对于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高,一般不需要用药;而部分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转肽酶 高可以降酶治疗。GGT在药物副作用检测中,一般不容易表现出异常,如果出现异常,则提示肝损伤的程度增加。

四、碱性磷酸酶 (ALP 或 AKP)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是一个可以反映肝脏功能的指标,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五、胆红素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及其他血红素蛋白中的血红素在巨噬细胞或其他网织内皮细胞及肝细胞中的代谢产物。人体衰老、死亡的红细胞,通过这样的方式被清除掉。胆红素随胆汁排出。它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代谢产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但也有抗氧化剂功能,可以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

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在肝脏炎症等情况下,血液中胆红素升高,患者表现出黄疸症状。在肝功能化验里,除了有直接胆红素的数值,还有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更多类风湿相关问题,请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叶子 发表于 2019-5-25 16: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懂化验单:血常规

检查血常规既是我们类风湿患者最常遇到的实验室检查,更是诸如感冒发烧都会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反映的是血细胞的状态,对于反映人体健康程度、疾病状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于类风湿患者来说,是监测骨髓抑制副作用的常规检查。对于接受一个治疗方案的患者来说,治疗前做一个血常规检查是必要的,因为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可能体现在对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方面,这个副作用可以通过检查血常规,得到很直观的观察——白细胞降低,就是副作用的表现。

血常规化验单中,分列的项目很多,超出正常值的一般用“H”(英语high,高)表示,低于正常值用“L”(英语low,低)表示。血常规中有不少项目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个数值的异常,可以影响到几个项目的不正常。因此,看血常规,主要是看最有价值的几个指标,而不是箭头的上上下下。

一、红细胞

A:红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血细胞,红细胞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以此维持正常的人体生理功能。红细胞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是通过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Hb)实现的。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就称为贫血。

此外,红细胞内含有多种缓冲对,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红细胞还可以与抗原-抗体-补体免疫复合物结合,促进巨噬细胞对抗原-抗体-补体免疫复合物的吞噬,防止其沉积于组织内而引起免疫性疾病,因此具有免疫功能。

B:红细胞产生于骨髓。由原红细胞发育至网织红细胞并释放入血液,约需要6-7天。

1. 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物质: 需要足够的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蛋白质和铁是合成红细胞的重要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需的物质。另外,红细胞生成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铜、锰、钴、锌等。

一般来说,单纯缺乏蛋白质而发生的贫血比较罕见。当铁的摄入不足或者吸收障碍,或者长期慢性失血导致机体缺铁时,可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2、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合成DNA所需要的重要辅酶。叶酸在体内须转化成四氢叶酸后,才能参与DNA的合成,叶酸的转化,需要B12的参与,因此,B12缺乏时,可引起叶酸的相对不足。缺乏叶酸或者B12时,DNA的合成减少,幼红细胞分裂增殖减慢,红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12在体内有足够的储存量,同时一般不会缺乏,B12的吸收,由胃承担。如果吸收出现障碍,而导致B12缺乏,一般3-4年后出现贫血。当叶酸摄入不足或者吸收障碍时,3-4个月可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二、白细胞

A: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我们常常对其功能一头雾水。各类白细胞均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白细胞所具有的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分泌等特性是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白细胞虽然在血液中,却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

白细胞数量具有独特的生理特点,新生儿的白细胞多,3--4岁时淋巴细胞占70%,青春期以后,接近于成年人;疼痛、进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可以升高白细胞;下午高于其它时间;妊娠末期,白细胞显著增加。

B: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其变形游走能力和吞噬活性都很强。当细菌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区域产生的趋化因子作用下,自毛细血管渗出而被吸引到病变部位吞噬细菌。感染发生时中性粒细胞是首先达到炎症部位的效应细胞。

中性粒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酶,能将吞噬入细胞的细菌和组织碎片分解,使入侵的细菌被包围在组织局部,防止病原微生物在体内扩散。中性粒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到1×10^9 /L时,机体的抵抗力就会明显降低,容易发生感染。此外,中性粒细胞还可吞噬和清除衰老的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等。我们有时候会通俗地说,“白细胞是几千”这是原来的计数方式。在数值方面,我们可以只看“×”前面的数字,而不管后面10^9。

有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会明显出现白细胞数值的下降,这时候需要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类风湿患者的血常规,有时候会表现出淋巴细胞的方面的异常,这是疾病活动所致,不是感染造成的。

细菌感染,一般很快就表现出中性粒细胞的增高。但是对于儿童来说,有时候不是中性粒细胞数值的增高,而是表现为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高。病毒性感染,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性粒细胞的增高。对于感冒,我们可以参考血常规而判断感冒中是否有细菌感染存在,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抗生素的使用是不合理的。

C:单核细胞

从骨髓进入血液的单核细胞是尚未成熟的细胞,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继续迁移到组织中,继续发育成巨噬细胞,具有比中性粒细胞更强大的吞噬能力,可以吞噬约5倍于中性粒细胞的细菌,以及更大的细菌和颗粒。

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大量的酯酶,可以消化某些细菌(如结核杆菌)的脂膜。当有细菌入侵时,组织中已经存在的巨噬细胞可立即发挥抗感染作用。由于单核细胞的趋化迁移速度比中性粒细胞慢,外周血和骨髓中储存的单核细胞数目较少,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巨噬细胞才能成为炎症局部的主要吞噬细胞。

这是病毒性感冒自限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一般的病毒性感冒,会有一个转折点,也需要一个时间段。因此,病毒性感冒等,可以表现出自愈性。

D: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体内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组织中,是血液中的100倍。嗜酸性粒细胞主要作用: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当机体发生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感染时,常伴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等物质。嗜碱性粒细胞被活化时,不仅能够释放颗粒中的介质,还可合成白三烯(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和白细胞介素-4等细胞因子。嗜碱性粒细胞参与I型超敏反应,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普通过敏反应。此外,嗜碱性粒细胞还在机体抗寄生虫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

三、血小板

在类风湿患者的血常规中,血小板部分最有价值的是血小板个数,在类风湿活动期间,可以出现血小板个数增高、血小板分布宽度改变等检查结果,随着病情的好转,也可以恢复正常。

更多类风湿相关问题,请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叶子 发表于 2019-5-25 16: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懂化验单:肾功能和尿常规

肾脏是人体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在人体物质转化、新陈代谢等生命功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其中的尿素氮、尿酸、肌酐、一些药物及其代谢成分等重要的废物,需要通过肾脏清除。肾脏清除废物的功能,主要通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完成。

如果肾脏功能出现损伤,会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异常,以至于出现在血液中、尿液中某种废物含量的发生改变,在肾功能、尿常规检查中,体现出来。

在我们经常使用的药物中,有的药物在副作用观察中,表现出会对肾脏造成损伤的副作用,这在药物说明书中,会表示出来。这和药物对肝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样,存在这样的副作用不是说药物不能使用,而是要求我们在使用该药物的时候,注意做副作用监控。

在正确用药的前提下,药物副作用一般不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总蛋白等是常规检测的肾功能指标,在尿常规中,部分指标是反映肾脏功能状态的。

一、常见的肾功能指标

A 肌酐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血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但是并非敏感指标。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B 尿素氮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大量营养素,它的吸收、转化、代谢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要素之一。氨基酸脱氨基产生氨和二氧化碳,两者在肝脏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尿素0.3g。

尿素分子量中,氮含量差不多占一半,因此用“尿素氮”这个词汇表述,也称“血尿素氮”。尿素是氨基酸的主要代谢方式,也有维持体液平衡的作用,如何让体内的尿素水平维持正常,是肾脏的功能。通常肾脏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

和血肌酐一样,在肾功能损害早期,血尿素氮含量可以在正常范围。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时,血尿素氮浓度才迅速升高。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等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此外,多种肾外因素也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如饮食、感染及某些疾病,比如肠道出血、甲亢等。

C 尿酸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潴留过多,当血液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公升,人体体液变酸,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功能,长期置之不理将会引发痛风。

有观点认为,血尿酸水平高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人们发现,尿酸水平越高,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越高。

二、常见的尿常规指标

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指标包括: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尿常规指标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肾病类指标: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这些指标的改变也可用来提示可能有肾功能损害。与药物副作用导致的肾功能损伤关系密切的是红细胞,有的药物改变肾小管的通透性而导致尿液中有红细胞。这个时候,也会伴随有蛋白质。这两个指标常常用“+”表示,“+”越多,越严重。

红细胞和尿蛋白,是肾病的常见异常指标,在药物副作用检查中如果发现它们异常,必须引起重视,和医生密切合作,找出异常的原因。

糖尿病类指标 :酸碱度(pH)、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

泌尿感染类指标: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指标: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更多类风湿相关问题,请点击这里在线咨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